地球的环境问题
近二、三十年,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,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、臭氧层耗竭、酸雨、水资源状况恶化、土壤资源退化、全球森林危机、生物多样性减少、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,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。
1. 全球气候变暖
太阳(太阳辐射)的能量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,而从地球反射出来的热量则被大气层中的气体部分地阻挡或吸收了。这样的气体,我们称之为温室气体。
据联合国《1996-1997年度世界资源报告》预测,到2020年,全球能源消耗将比增50%至100%,由此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加45%-90%,按估计,在未来100年中,全球气温可能再升高1-3.5摄氏度。
2. 臭氧层耗竭
1985年10月,英国科学考察队在南极的南纬60°观察站发现上空出现巨大的臭氧“空洞”(臭氧浓度极低区),从而引起了公众对臭氧耗竭问题的关注。
臭氧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气体,它在地球大气平流层中,聚集在一起形成“臭氧层”。平均起来,臭氧层只有0.35厘米厚,但大约90%的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被臭氧层吸收。
据估计,臭氧层每减少1%可使有害的紫外线(UV-增加2%,结果是皮肤癌的发病率提高2%-4%。
3. 酸 雨
酸雨产生的原理非常简单,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物与水蒸汽结合便形成硫酸或硝酸等,这些酸再以雨、雪、雾的形式落回地面或直接从空气中沉积到植物或建筑物上,并产生酸蚀作用。
导致酸雨的废气不仅是来自于工业生产方式,也来自于人们的生活方式,如汽车等运输工具的大量使用。酸雨的危害全面呈现出来,受污染的淡水江河湖泊PH值降低,鱼类减少,森林、农作物死亡,土壤变酸,建筑物受侵蚀,人们的饮用水也质量下降。
4. 水资源状况的恶化
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,覆盖地球表面71%的面积,
在水资源短缺越发突出的同时,人们又在大规模污染水源,导致水质恶化。水资源污染主要来自人类所有制造排放的废水、废气和废渣。
全世界目前每年排放污水约为4260亿吨,造成55000亿立方米的水体受到污染,约占全球径流量的14%以上。
5. 土壤资源退化
土壤资源退化的最主要方式是土壤侵蚀、盐碱化和荒漠化。
土壤侵蚀是指当土壤植被被清除后,在风力和水力作用下大量流失。
土壤流失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家作物减产,甚至形成饥荒。1983-1984年埃塞俄比亚大旱,造成100万人因饥饿死亡,1991-1992年非洲大陆12 个国家持续干旱,约3500万人濒临死亡。专家们认为,灾难的主要原因与其说是雨量不,倒不如说是因植被破坏造成了土壤流失。
世界土壤退化原因(%)
地 区 - - 毁林 - - 过度采樵 - 过度放牧 - 农业活动 - 工业化
全世界 - 30 - - - -7 - - - - - - -35 - - - - - - -28 - - - - - - 1
欧 洲 - - 38 - - - -23 - - - - - -29 - - - - - - -9
非 洲 - - 14 - - - -13 - - - - - -49 - - - - - - -24
亚 洲 - - 40 - - - -6 - - - - - - -26 - - - - - - -27
北美洲 - 4 - - - - -30 - - - - - -66 - - - - - - - 4
中美洲 - 22 - - - -18 - - - - - -15 - - - - - - - 45
南美洲 - 41 - - - -5 - - - - - - -28 - - - - - - - 26
大洋洲 - 12 - - - -80 - - - - - -8
6. 全球森林危机
树木森林能够净化大气、调节气候、滋养水源、保持土壤、美化环境,这是识字课本中都会涉及到的常识,包括小学生都懂得树木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人们赖以生存的氧气。
自8000年前大规模农业开垦以来,全球森林面积大量减少,如西欧自罗马时代以来,已有2/3的天然林消失。地球上热带森林曾一度达到29.7亿公顷,但 现在已大大缩小。目前世界每年热带雨林的毁林量约1700万公顷,年平均毁林率为0.9%。照这个速度,热带森林不足百年将从地球上消失。
7. 生物多样性减少
10多年前,一批致力于保全地球生物种类的科学家提出了“生物多样性”这个词,他们指出,大规模的物种灭绝足以威胁地球及人类的将来。
生物多样性是指“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,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、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;这包括物种内部、物种这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”。
任何物种的消失都可能给人类生存造成重大损失。
8. 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
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了大量化学用品的产生,也一度为人类生活提供了种种便利,但当人们的认识进一步提高,才发现我们自己制造了一个充满毒害物质污染的生存环境。
在80年代,经合组织(OECD)国家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至少有1/10是通过国界转移后处置。表面上,这种转移常常带有“贸易”的合法身份,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污染转嫁,它促使局部的污染全球化了。
80年代中期部分OECD成员国有害废物
产生量及输出量(单位:千吨)
国 家- - - 年份 - - 产生量 - 输出量 - 输出量占%
美 国- - - 1985 - -26500 - - 150 - - -0.1
丹 麦- - - 1985 - -125 - - - - 20 - - - - -16
德 国- - - 1985 - -5000 - - -700 - - -14
爱尔兰- - -1984 - -20 - - - - -20 - - - -100
卢森堡- - -1984 - -4 - - - - - -4 - - - - -100
荷 兰- - - 1986 - -1500 - - -155 - - -10.3
法 国- - - 1987 - -2000 - - 25 - - - - -1.3
瑞 士- - - 1987 - -120 - - - - 68 - - - -56.7
英 国- - - 1986 - -3900 - - - 0 - - - - -0
资料来源:《地球环境手册》
感想
我 觉得人类是有希望在本世纪解决地球环境问题。现在两个最大发展的国家,中国和印度已经开始解决这个问题。科学家已经得出结论,地球的资源是足够100亿人 消耗的,只要分配和使用得当是可以循环利用的。所以,我们大家都应该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,来保护地球,改善地球环境问题。
陈丽欣
3E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垃圾处理的方法:
1. 填埋法: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中盖上压实,使其发生生物、物理、化学变化,分解有机物,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。但长期以来,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 露天堆放、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式处理,没有任何防护措施,使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,对城市环境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,因此这种垃圾处理方式已渐渐 被淘汰。
2. 焚烧法:焚烧法是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,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种方法,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。这种方法的最大弊端是在焚烧垃圾时产生二恶英气体, 因而只有对焚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一系列的处理,该法才能实现环保。同时焚烧处理的前期投入较大,建设一个日处理垃圾1000吨的焚烧炉及附属热能回 收设备,大约需要7-8亿元人民币。
3. 堆肥法: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,保温70℃,储存、发酵,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,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。经过堆肥处理后,生活垃圾变成卫生的、无味 的腐殖质。既解决垃圾的出路,又可达到在资源化的目的,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,养分含量低,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,所以,堆肥的规模不易 太大。
4. 资源化处理: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仔细分类,然后根据分类后垃圾的不同性质分别采用适宜的方法处理,使不同种类的垃圾均能加以利用,从而真正做到垃圾的减量化、无害化和资源化。一般将城市垃圾分为以下四组:
(1) 材料垃圾组:玻璃、磁性或非磁性金属、废纸、橡胶、塑料
(2) 有机垃圾组:厨房垃圾、生物垃圾
(3) 无机垃圾组:炉灰渣、砖瓦、陶瓷等
(4) 有毒有害垃圾组:废旧电池、废荧光灯管、杀虫剂容器、过期药物、医疗废物以及废电视机、电话、电脑等废旧电器的电子垃圾。
诗敏
3E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环保的方法:
1) 种树
2)用少一点的白纸
3)去购物时带自己的购物袋
4)丢垃圾时,把垃圾分好比如塑胶饼子和纸
5) 如果用了一面的纸,请翻过来用另一面
林琬祯
3E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3E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环保的方法:
1) 种树
2)用少一点的白纸
3)去购物时带自己的购物袋
4)丢垃圾时,把垃圾分好比如塑胶饼子和纸
5) 如果用了一面的纸,请翻过来用另一面
林琬祯
3E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